第(1/3)页 “陛下。”魏瑾道:“已派人去催促了,鱼公公在外头,只要榜放出来,便会立即送来。” “嗯。”赵政见张识节一直盯着几案,知道这老匹夫是在观察哪里有钱,有些不爽:“张尚书,你猜猜这次的头名,会是谁?” “谁知道啊!反正不会是俺们陵州人,他们都是笨比。” 张识节还是直愣愣的盯着几案,看来看去,这东西最有可能藏钱,比普通几案厚实点,得找个办法弄回家去。 早前封赏,可是有不少人开出了好东西,有个五品官员,小胳膊小腿的,抱了个水缸回府,差点没累趴下,给人笑了一路。 结果呢? 特么的缸子里就表面半缸水,下头全是实心的银子,变戏法的都没这么厉害! 不比拿俸禄爽多了? 王守才看着张识节好像有些不满,连忙道: “张尚书,江淮自古便出大才,历来的会元,大抵都出自江淮,文风鼎盛,这可是实力。” 赵政若有所思的点头:“江淮士人有才华,那便用江淮士人,他州士人满腹经纶,自然也要录用,英雄不问出处,即便籍贯不同,最后都是朕的臣子,为朕分忧。” 周继笑吟吟的道:“天下各州府都有英才,江淮虽说多了一些,其实只是因为稍稍富庶了些,又是龙兴之地,对朝廷一片忠心,想为大乾出力,因而更加奋进罢了。” 他谦虚了一下,可心里依旧还是很得意。 赵政认真听着,记下每个臣子的想法。 听着听着,心中愈加肯定,江淮士人势大,如今已成了顽疾。 甚至很多人,根本不当作是弊病症结,反而觉得理所应当。 张识节有些等不住了,想着早点结束会试,举办武举,武举办好了,他肯定有功,就能把这几案弄到手: “这榜怎么还没出来啊?甘惟澧吃王八长大的?” “张尚书不必急于一时,该来的,总不会少。” 开口是一个江淮出身的官员,本来以他的身份,不太适合接兵部尚书的话,但科举放榜日,无数江淮士人上榜,给了他自信。 “都是狗屁。” 张识节嘟囔一句,陵州人不给力啊,不然怎么着,老子也整点乡党出来。 等了片刻,终于有人来了:“陛下,榜来了。” “取来。” 魏瑾躬身取过榜单。 赵政低头,露出一抹无人察觉的笑容:“头名是……方明镜……其次……陈元龙……再次……陈汉瑜……” “……” 他慢慢念完了所有名字。 金銮殿一下子安静了。 “咋听着大多都是江淮人啊?” 第(1/3)页